工程地質

古水水電站工程區(qū)域堆積體邊坡工程地質分析

  1 引 言
 
  堆積體是第四系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質體, 一般是由作為骨料的碎石或者塊石和作為充填成分的黏土或砂土組成, 屬于斜坡變形破壞后繼續(xù)運動階段的產物。堆積體在我國乃至世界均有廣泛分布,并且在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中, 經常會遇到一些大型的堆積體邊坡。隨著我國水電工程的不斷往西南發(fā)展, 尤其在近藏一帶高山峽谷地區(qū), 堆積體邊坡的穩(wěn)定性問題對工程建設的影響顯得格外重要。堆積體的成因一般較為復雜, 主要有坡積成因的、崩積成因的、沖洪積成因的、冰積成因的及人工堆積的等等,并且具有物質成分復雜、結構分布極其不規(guī)則、地域性等特性, 力學性質介于土與巖體之間[ 2] ;另外, 堆積體形成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河谷發(fā)育史中曾出現過的強烈下切期,即斜坡變形破壞的活躍期, 這一時期對堆積體邊坡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再者, 在全球地質歷史演化過程中, 受到巖體卸荷、雨水冰水對巖體的侵蝕和攜帶作用、風化作用、地震和構造運動等因素的影響, 這些都是形成堆積體的重要因素。
 
  對于小型堆積體邊坡來說, 其工程效應比較容易把握, 一般認為其成因和巖土體性狀明確, 工程處置也相對簡單[ 3] ;但對大型堆積體邊坡, 其成因和力學特性的把握要困難很多。堆積體的存在會給工程帶來極大的影響, 如對于壩體的穩(wěn)定、蓄水后邊坡的穩(wěn)定性以及洞室開挖時洞口穩(wěn)定不利, 經常會引起滑坡, 甚至泥石流等災害現象。國內外許多學者關于堆積體邊坡相關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斜坡堆積體形成過程及現狀評價[ 4, 5] 、堆積體力學參數研究和堆積體穩(wěn)定性分析等方面,文獻[ 6]以堆積體邊坡的空間工程效應為切入點,運用地質工程分析、數值模擬和物理試驗等多種手段, 通過對兩個大型堆積體邊坡的實例對比研究, 提出了堆積體變形失穩(wěn)的空間特征, 堆積體變形失穩(wěn)控制途徑。但由于堆積體的力學特性比較復雜, 因此現在還沒有比較成熟的方法能夠很好的解決堆積體相關方面的問題。
 
  本文在現場工程地質條件調查基礎上, 對古水水電站工程區(qū)域內冰水堆積體邊坡歷史演化和形成過程進行了有關分析。在對冰水堆積體物理力學特性分析的基礎上, 結合工程地質調查結果, 對堆積體邊坡的變形破壞模式進行了分析。
 
  2 區(qū)域工程地質條件
 
  2.1 工程概況
 
  瀾滄江上游河段河谷總體呈NNW向展布, 江水由北向南流, 河谷深切, 兩岸岸坡自然坡度一般為20°~ 45°, 局部為懸崖峭壁, 部分河段河谷較寬闊,階地發(fā)育。古水水電站為《瀾滄江古水—苗尾河段水電規(guī)劃報告》中一庫七級開發(fā)方案中的第一梯級。古水水電站壩址位于青藏和川西高原區(qū), 山頂面高程4000 ~ 6000m, 河流深切呈“ V”字型, 屬典型的高山峽谷區(qū)。區(qū)內沿瀾滄江一些地段發(fā)育5 ~ 6級階地。
 
  古水水電站壩址位于云南省德欽縣北西方向佛山鄉(xiāng)溜筒江行政村瀾滄江上游河段上, 是云南省境內瀾滄江上游水電規(guī)劃梯級開發(fā)的第一級, 屬龍頭水庫, 上游與位于西藏昌都地區(qū)芒康縣鹽井鄉(xiāng)境內的古學梯級水電站銜接, 下游為“三江并流”自然遺產地梅里雪山景區(qū)的42km天然河道。地理位置處于以“世界屋脊”著稱的青藏高原南東緣, 屬滇西縱谷山原區(qū)地貌單元。地勢北高南低, 山脈總體呈NNW或近SN向展布。區(qū)內最高處為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 高程為6740m。
 
  根據地形地質條件初擬了3個壩址:古水壩址(簡稱上壩址)、木水壩址(簡稱中壩址)、溜筒江壩址(簡稱下壩址)。其中中壩址由于地形條件差, 地質條件復雜, 特別是右岸下游緊鄰壩址分布一大型堆積體(根達坎堆積體), 經過地表地質調查發(fā)現,目前堆積體正處于緩慢蠕滑變形狀態(tài), 對工程布置存在重大影響。并且通過對上、下壩址的地形地質條件進行比選, 由于上壩址河谷峽窄, 壩基巖體以硬質巖為主, 地下洞室圍巖穩(wěn)定條件較下壩址好, 上壩址工程地質條件優(yōu)于下壩址, 基本確定為上壩址方案。
 
  2.2 水文地質條件
 
  區(qū)域內地下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冰雪融化水及大氣降水, 以雪水補給為主, 其次為大氣降水。
 
  (1)冰雪融化水:庫區(qū)內高程在3000 ~ 3500m年積雪為5 ~ 6mon, 高程在4000 ~ 5000m年積雪6~ 7mon, 5000m以上為終年積雪, 冬季雪線下降至2500m左右, 冰雪融化, 是該區(qū)最主要的水源, 且儲水量相當豐富;(2)大氣降水:瀾滄江屬高山峽谷地帶, 地處亞熱帶邊緣氣候區(qū), 受高程、地形的影響, 大氣降水變化較大, 隨高程變化明顯, 河谷地帶, 年降雨較少, 地表植被較少或無植被, 降水量小, 而隨地勢升高, 氣溫逐漸下降, 降雨集中在高山地帶。
 
  從該區(qū)域內的水文地質條件可以看出, 該區(qū)域內的年平均降雨量不是很高, 主要以冰川融化水為主。
 
  2.3 區(qū)域地震條件
 
  樞紐區(qū)位于青藏地震區(qū), 地震活動強烈, 歷史記載曾多次發(fā)生破壞性地震, 最大地震為1870年四川巴塘7級地震。歷史地震記載M ≥4.7級地震68次, 其中6 ~ 6.9級地震11次、7 ~ 7.9級地震1次。
 
  記錄到最早的地震是公元1128年前發(fā)生在西藏芒康>5級地震, 最大地震為1870年四川巴塘7級地震, 位于區(qū)域的北部;1970 年以來共記載ML2.0 ~4.9級地震2134次, 其中2≤ ML <3 級地震1740次;3≤ ML <4級地震359次;4≤ ML <5級地震35次。區(qū)內地震基本烈度為Ⅶ 度, 但處于地震活動相對較弱的地帶。
 
  古水水電站壩址區(qū)50a超越概率63%、10%、5%、2%及100a超越概率2%的基巖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見表1所示。
 
  對于邊坡地震力峰值加速度的取值來說, 以對水工建筑物的危害程度來劃分, 危害越大, 等級越高, 采用峰值加速度也越大。對水工建筑物的危害程度屬于嚴重級別的為一級邊坡, 地震設防烈度為Ⅶ 度, 動力水平向峰值加速度采用50a超越概率2%的峰值加速度0.230。
 
  3 工程地質演化歷史分析
 
  壩址區(qū)域兩岸出露地層巖性主要為侏羅系、三疊系的碎屑巖及二疊系的輕度變質巖。河谷發(fā)育受構造控制明顯, 水庫岸坡多為順向谷及斜向谷。區(qū)內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三大巖類皆有出露。上壩址區(qū)域分布范圍比較廣的巖體為板狀巖體, 近垂直分布, 屬于沉積建造巖。對于壩址區(qū)域內的板狀巖體形成過程不作詳細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冰水堆積體和板狀巖體傾倒變形的歷史演化過程。
 
  區(qū)內新構造運動晚期以強烈抬升為主, 第四紀地層分布少, 它們主要堆積在河流、沖溝兩側, 堆積類型以河流相為主, 湖相堆積很少。在廣泛的山區(qū)地帶有山麓相洪積堆積、冰川(冰水)堆積和殘坡積等堆積物。由于高程達6740m的梅里雪山位于近場區(qū)西南部, 白馬雪山位于近場區(qū)的東南邊緣, 區(qū)內高程4000m以上的地區(qū)約占1 /2 ~ 1 /3, 所以, 近代及現代冰川堆積在區(qū)內較為發(fā)育。近代冰川堆積物主要分布在高程4000m以上地區(qū), 5000m以上則發(fā)育現代冰川。高程3000 ~ 4000m的區(qū)域, 可見多次冰川活動時冰川后退留下的多道冰磧堆積。高程3000m以下區(qū)域, 由于冰川后退融化的雪水將覆蓋層(冰積層)大量帶向岸坡部位形成了冰水堆積層,主要為松散的砂礫石堆積。堆積體物質組成由表及里具有以下特點:其中冰水堆積層厚度較大, 以礫巖為主, 呈棱角狀, 分選性差, 粒徑一般<10cm, 少量10 ~ 40cm的巨礫, 偶見150 ~ 200cm以上的塊石。
 
  冰水堆積層中夾有多層碎石、塊石層, 具明顯的韻律結構(圖4)。圖4為壩址區(qū)域內所揭露的某冰水堆積體斷面的基本形態(tài), 可以看出, 冰水堆積體的歷史演變過程經歷了很多階段, 具有比較明顯的層狀效應, 并且含粗顆粒比較多的堆積體和含細顆粒比較多的堆積體互層分布。
 
  圖5為平硐PD33 中所揭露的冰水堆積體情況, 可以看出, 冰水堆積體顆粒粒徑分布并不是均勻的, 在某一歷史沉積階段, 堆積體可能以小顆粒為主, 而在另一歷史沉積階段, 堆積體可能以大顆粒為主, 這主要取決于冰川融化后產生的冰水或者是雨水的攜帶能力。
 
  從圖5可以看出, 圖5b中的粗顆粒平均粒徑大約為圖5a中細顆粒平均粒徑的5 ~ 10倍。在壩址區(qū)域內, 邊坡板狀巖體的傾倒變形現象比較普遍, 空間分布特征為:在垂直剖面方向上巖層層理面不再是一個連續(xù)面, 出現明顯的彎折現象;在水平方向上傾倒變形范圍內巖體的折斷是以不同的間距平行成帶分布, 并且多伴有剪切錯動現象(圖6), 圖6為平硐PD15中所揭露的傾倒變形現象, 從圖6可以看出, 板巖經歷了多次折斷演化歷史過程。根據傾倒巖體的傾角與正常巖層產狀的對比及巖塊互相間咬合狀態(tài)、折斷面狀態(tài)等因素可以將傾倒變形巖體劃分為強傾倒巖體和弱傾倒巖體。
 
  從工程地質勘測結果來看, 傾倒變形破壞主要為板狀巖層經過長期蠕變變形, 巖層逐漸變形彎曲,最后在彎曲部位巖層脫空、彎折、拉裂, 而發(fā)生岸坡的潰屈破壞。這類傾倒變形除自身層狀結構控制外, 頂上厚層覆蓋體的重力推動, 坡腳良好的臨空條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左岸壩前層狀板巖的傾倒變形是自身長期蠕變變形和上覆堆積體的重力拖曳共同作用的結果。巖性主要為變質砂巖、板巖、泥巖、灰?guī)r等, 正常巖層產狀為N25°~ 35°W, SW(NE)∠75°~ 90°, 傾倒變形體地表巖層產狀為N20°~30°W, NE∠25°~ 40°。傾倒巖帶中可見多處折斷面或折斷帶, 部分伴有明顯的錯落變形現象。從目前的發(fā)育狀況看, 這類傾倒變形整體上屬于一種穩(wěn)定的變形破裂結構。
 
  板狀巖體傾倒變形破壞的演化歷史過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主要包括:(1)河谷下切;(2)巖體卸荷;(3)上覆冰水堆積體重量的不斷增加;(4)構造運動;(5)地震作用;(6)冰水對板巖的侵蝕;(7)風化作用等(圖7)。
 
  圖7中所示的地質歷史演化過程基于現場的工程地質條件勘測結果和相關的地質力學分析。該工程區(qū)域在冰河時代, 板狀巖體上面覆蓋非常厚的冰川, 其中板狀巖體近垂直分布(圖7a);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 加之降雨、構造運動等影響, 河谷逐漸下切, 在漫長的地質演化歷史過程中, 巖體的卸荷作用對板狀巖體的影響也非常大, 可能造成板狀巖體的傾倒變形, 但板狀巖體的折斷破壞另外一個主要原因還是由于上覆冰水堆積體重量的不斷增加而造成的。在此過程中, 該區(qū)域淺表層的沉積物由于冰川融化之后產生的冰水沖刷侵蝕作用, 冰水的運動過程攜帶大量的沉積物向河谷遷移, 導致邊坡中下部堆積物不斷增加(圖7b)。在此歷史演化過程中, 邊坡上部的冰水堆積物分不同階段逐漸增加, 從而造成了堆積體的層狀效應, 并且逐漸往下遷移, 遷移的最重要因素是由于冰水的作用, 雖然降雨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但作用比較小, 另外地震對堆積體的遷移也有一定的貢獻;冰水堆積體下覆板狀巖體由于河谷下切, 上部的板狀巖體處于強卸荷或弱卸荷狀態(tài), 加之冰水的侵蝕, 其巖體力學參數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加之上部堆積體重量的不斷增加, 從而發(fā)生折斷變形, 折斷變形也分不同時期。
 
  4 堆積體邊坡變形破壞機制分析
 
  堆積體現在出現緩慢蠕滑變形, 主要原因是堆積體規(guī)模較大, 在重力作用下, 對堆積體與基巖界面剪切破壞造成。由于不存在高速滑坡的滑動界面,因此不會產生快速破壞。
 
  堆積體邊坡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為冰水堆積體的穩(wěn)定性問題, 冰水堆積物的主要物理力學特性如下:
 
  (1)冰水堆積體固相可簡單地看做由“二元介質”組成, 即軟弱的粘質土和堅硬的礫石, 粘質土為基質, 礫石為填充物, 而礫石級配較為寬闊;(2)不同粒徑的礫石, 無分選隨機地分布在粘土基質中, 即礫石分布具有強烈的不均勻性和隨機性。在沉積過程中, 受坡形、運移能力等沉積環(huán)境的影響, 礫石含量在局部地段可能相對集中, 呈“聚團”狀產出, 固結成層, 而多見的是礫石呈“骨料”狀散布在粘土中;(3)礫石與粘土間的膠結程度取決于含水量和產出部位, 一般較弱, 特別是裸露在坡面的冰水堆積體, 由于暴雨沖刷、風化卸荷和人工擾動影響, 多失粘結, 很多地段坍塌在平臺上。
 
  這種“二元介質”冰水堆積體的物理力學性質是隨著粘土和礫石的含量而變化的, 可視為一種復合地質材料。作為一種邊坡工程材料, 其在各種內外靜動力下的力學性能均有獨特的特點?,F階段的直接試驗方法, 包括室內試驗(直剪試驗和三軸試驗等)和現場原位試驗, 但由于堆積體比較松散, 因此并不能采取真實反映冰水堆積體的原始組成和結構的試樣, 只能限制于試驗條件而“棄粗求細”, “揚弱避強”, 試驗結果也可能是失真的、或不完全表現礫石貢獻和結構特征的強度值。因此采用數值方法模擬冰水堆積體的物理結構特征, 利用大尺度的數值試驗獲得冰水堆積體的變形參數和強度參數, 能夠較好的反映冰水堆積體的力學性質。
 
  通過工程地質調查結果以及堆積體的物理力學特性, 可以揭示古水水電站工程區(qū)域內堆積體邊坡的變形破壞模式, 表現為堆積體順軟弱面整體滑動破壞和堆積體局部的圓弧型滑動, 其破壞模式包括局部圓弧型滑動和順層整體滑動:
 
  (1)局部圓弧型滑動:主要分布于堆積體的下部, 由于下部存在比較大的臨空面, 加之上部堆積體重力的影響, 堆積體下部容易發(fā)生局部圓弧形滑動破壞, 其破壞模式類似于左岸214國道壩前堆積體的圓弧型滑動破壞。
 
  (2)順層整體滑動:主要表現為堆積體整體由于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并且由于堆積體的規(guī)模比較大, 而在堆積體的底部巖體材料力學參數比較弱, 容易產生剪切滑動, 但由于滑動通道并未完全形成和貫通, 產生整體快速滑動的概率相對局部滑動要小。
 
  5 結 語
 
  (1)古水水電站壩址區(qū)域內地下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冰雪融化水及大氣降水, 以雪水補給為主, 其次為大氣降水, 因此在工程地質分析過程中主要考慮到冰川融化作用對該區(qū)域工程地質條件的影響;(2)壩址邊坡上覆為冰水堆積體等, 堆積體下部為板狀巖體。板狀巖體近垂直分布, 在整個地質歷史演化過程中, 板狀巖體受河谷下切、巖體卸荷和構造運動等因素的影響, 可能造成板狀巖體發(fā)生折斷現象, 從而發(fā)生傾倒變形;板狀巖體的折斷破壞另外一個主要原因還是由于上覆冰水堆積體重量的不斷增加而造成的??偟膩碚f, 壩址區(qū)域內的典型工程地質條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①河谷下切;②巖體卸荷;③上覆冰水堆積體重量的不斷增加;④構造運動;⑤地震作用;⑥冰水對板巖的侵蝕;⑦風化作用等;(3)對于古水水電站工程區(qū)域內的堆積體邊坡來說, 通過工程地質調查結果以及堆積體的物理力學特性, 可以揭示其變形破壞模式, 表現為堆積體順軟弱面整體滑動破壞和堆積體局部的圓弧型滑動。